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5月8號,4天前的下午,如果你正好路過王府井步行街,也許會在王府井書店的門口,看到一位舉著牌子的小伙子。小伙子是焦作武陟縣小董鄉北耿村的村主任。為了救活村裡的養羊合作,他帶領村民們致富,他孤身一人來到了北京,想用這種方式,為村裡招商。(5月12日中國廣播網)
  心系一方百姓,志在造福村莊,孑然一身上路,進京只為招商。王府井書店前的80後村官,讓貧困中掙扎的村民動容外,還應該讓很多不作為的官員汗顏。不知此事是否炒作,也不知此行效果如何,只是於這條新聞中看到了農村發展空間依舊逼仄。不辭千里,舟車勞頓,如果不能如願以償,至少應該成為一個提醒。
  “人們來到城市,是為了生活,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。”兩千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對當下做出了極為準確的預言。一面是“城市病”讓不堪重負的城市喘著粗氣,一面是一波波背井離鄉的大軍讓村莊日成空巢;一面是被擴張的城市收入囊中的農田,一面是農村的發展建設困境重重、舉步維艱。矛盾之下,新農村建設的瓶頸凸顯,解決對策提上日程。
  閉塞的交通、落後的技術、稀缺的人才、匱乏的資金,儘管全國地方的農村發展狀況不同,但是,一個相同的制約因素應該還是資金的短缺。因此,要想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,就必須使融投資渠道實現暢通。這就需要政府在融資方面給予幫助,在招商引資上給予支持。讓有著政府背景的投融資機構來到農村,主動為農村提供融投資的便利,補齊農村發展的短板。
  每一個區域都有其發展的獨特優勢,每一片土地上都有來自天地的恩賜,每一個村莊都能夠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名片。問題的關鍵是,怎樣讓這些名片被人發現。讓外界瞭解農村的發展優勢,產生投資的意願,這對於地方發展建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。新聞中的80後村官進京推銷,是想吸引投資商到村莊參觀瞭解。要想避免這樣的尷尬,就需要暢通農村招商引資的渠道,實現招商引資信息的暢通,讓更多的農村有打造自己名片的動力。
  城市日益龐大的身軀顯示的是一個國家迅猛的發展勢頭,而農村的建設則檢驗了一個國家發展理念是否落實、落實的效果如何。不管是穿梭在車水馬龍中的都市白領,還是身在遙遠角隅辛勤勞作的農夫老漢,不管是來到城市築夢的蝸居蟻族,還是志在造福一方的鄉鎮企業……讓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,就是讓生活在城市或者農村的人都有權利、有機會擁抱幸福。
  文/田佳瑋  (原標題:村官京城街頭招商,至少應是個提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f82wfdzo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